“结合蛋白质”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“结合蛋白”(Conjugated Proteins)。这类蛋白质的特点是由蛋白质部分(称为脱辅基蛋白或载蛋白)和非蛋白质部分(称为辅基)结合而成。 辅基对于结合蛋白的功能至关重要,通常稳定地结合在蛋白质上。
结合蛋白可以根据其辅基的性质进行分类:
1. 色蛋白:
辅基: 色素(有色化合物)。
例子:
血红蛋白: 含血红素(铁卟啉色素),负责血液中氧气的运输。
肌红蛋白: 肌肉中的含血红素蛋白,储存氧气。
细胞色素: 含血红素,参与电子传递链(呼吸链)。
叶绿蛋白: 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复合物,含叶绿素(镁卟啉色素),参与光合作用。
2. 白:
辅基: 核酸(DNA或RNA)。
例子:
核糖体: 由rR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,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。
染色体: 由DNA和组蛋白等蛋白质组成,携带遗传信息。
某些病毒: 如花叶病毒,其衣壳由蛋白质包裹着RNA构成。
3. 糖蛋白:
辅基: 糖类(寡糖或多糖链)。
例子:
许多细胞膜蛋白: 参与细胞识别、粘附、信号转导(如受体、粘附分子)。
血液中的一些蛋白: 如免疫球蛋白(抗体)、某些凝血因子。
粘液中的粘蛋白: 提供润滑和保护作用。
4. 脂蛋白:
辅基: 脂类(磷脂、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)。
例子:
血浆脂蛋白: 负责在血液中运输脂类。根据密度分为:乳糜微粒、极低密度脂蛋白、低密度脂蛋白、高密度脂蛋白等。
细胞膜脂蛋白: 整合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。
5. 磷蛋白:
辅基: 磷酸基团(通常共价连接在丝氨酸、苏氨酸或酪氨酸残基上)。
例子:
酪蛋白: 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,富含磷酸丝氨酸,结合钙离子。
卵黄磷蛋白: 鸡蛋卵黄中的主要蛋白。
许多信号通路中的蛋白: 磷酸化是调节蛋白质活性的关键机制。
6. 金属蛋白:
辅基: 金属离子(如铁、锌、铜、镁、锰、钙等)。
例子:
含铁蛋白: 血红蛋白、肌红蛋白、细胞色素、铁蛋白(储存铁)、铁硫蛋白(参与电子传递)。
含锌蛋白: 许多酶,如碳酸酐酶、乙醇脱氢酶、DNA聚合酶、锌指转录因子。
含铜蛋白: 血浆铜蓝蛋白(运输铜)、细胞色素c氧化酶(呼吸链末端酶)。
含镁蛋白: 叶绿素(严格说色素部分含镁,整体是色蛋白)、许多激酶和聚合酶需要Mg²⁺作为辅因子。
含钙蛋白: 钙调蛋白(信号转导)、肌钙蛋白(肌肉收缩)。
总结关键点:
结合蛋白 = 蛋白质部分(脱辅基蛋白) + 非蛋白质部分(辅基)。
辅基是结合蛋白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赋予蛋白质特定的{68701e2ddb4 48 }性质或功能(如携带氧气、运输脂质、催化特定反应、结合核酸等)。
这种结合通常是稳定的、特异的,不同于酶与底物或受体与配体之间短暂、可逆的结合。
与结合蛋白相对的是单纯蛋白,它们只由氨基酸组成,不含非蛋白质辅基(如核糖核酸酶、溶菌酶、胰岛素、白蛋白等)。
当你问“哪些是结合蛋白质”时,答案就是那些含有稳定结合的非蛋白质辅基的蛋白质,常见的类别包括色蛋白、白、糖蛋白、脂蛋白、磷蛋白和金属蛋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