⚖️ 一、争球的定义与判罚条件
当比赛中出现以下情况时,裁判会判罚争球:
1. 双方同时持球:两名或多名球员(分属不同球队)同时用单手或双手紧握篮球,且均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明确控制权。
2. 球权归属不明:
3. 裁判无法判定:当所有裁判均无法明确球权归属时,直接判为争球。
例外情况:若一名球员倒地后仍能安全传球(非危险状态),则不判争球。
二、争球后的球权处理(交替拥有规则)
国际篮联采用交替拥有(Alternat in g Possession)制度取代传统跳球:
1. 首次争球:比赛开始时通过跳球决定首次球权,跳球获胜方获得球权。
2. 后续争球:
3. 执行流程:
⚠️ 三、裁判判罚注意事项
1. 避免误判:
2. 程序规范:
四、特殊情况的处理
1. 加时赛:加时赛首次球权由第四节最后一次交替拥有箭头方向决定。
2. 争议场景:如双方同时触球出界且无录像回放支持,直接判争球。
五、与NBA规则的区别
国际篮联全面采用交替拥有制度,而NBA仍保留部分跳球(如开场、加时赛)。
总结
国际篮联的争球判罚以公平性和效率为核心:通过交替拥有规则减少比赛中断,同时明确界定球权归属条件。裁判需综合动作性质、控制权优先级和规则细节进行判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