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旺生活网

2020江苏省一年级用的什么教材

江苏省 20 20 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教材的全面革新,标志着基础教育领域国家统编教材改革的深化落地。面对新课程标准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,江苏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统一部署,通过《江苏省2020-2021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》(以下简称《书目》)系统规划教学资源,为小学起始年级构建了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知识体系框架。这一改革不仅体现国家对教材意识形态与科学性的高度统筹,也反映了地方在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上的关键行动。

国家统编教材全覆盖

2020年江苏省一年级教材的核心特征是实现道德与法治、语文、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的全面覆盖。依据《书目》要求,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统一采用教育部审定的统编版本,替代原先各地市自主选用的多样化教材。这一调整是国家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的直接体现,旨在通过标准化内容传递核心价值观,确保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系统性。

在科学课程方面,小学一年级同步启用了依据2017年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版本。与旧版相比,新教材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,例如通过观察自然现象、动手实验等模块设计,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科学思维。值得注意的是,五至六年级科学教材虽允许暂时沿用旧版,但需经评估后逐步过渡至新版,体现政策执行的灵活性。

2020江苏省一年级用的什么教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语文教材的变革与挑战

语文教材的结构性调整尤为显著。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课文总量从旧版的41课缩减至32课,其中拼音教学单元大幅精简,从13节压缩至8节,而识字单元则从8节增至10节。这种调整凸显从“知识灌输”向“能力奠基”的转向,强调在有限课时内夯实核心语言能力,减轻低龄学生的机械记忆负担。

单元编排逻辑也进行了系统性重构。新教材采用“板块整合式”设计,将拼音、识字、课文三大模块有机衔接,形成螺旋上升的知识链。例如,拼音学习后紧跟相关汉字的认读,再过渡到包含这些字词的短文阅读,强化知识的迁移与应用。这种设计倒逼教师改变传统“逐课讲授”模式,转向目标更明确的情境化教学,但也对教师课程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部分教师反馈,低年级学生需在更短时间内适应抽象符号学习,如何平衡效率与兴趣成为教学新挑战。

教材管理机制保障

江苏建立了严格的教材管控体系。在选用层面,规定每学科每学期仅限1种教材,严禁地方或学校擅自增补。教师用书、挂图等辅助资源仅限教师使用,不得要求学生购买,从源头遏制教辅泛滥问题。这一规定通过财政保障实现: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费获取教科书及作业本,地方财政承担小学低年级英语实验教材费用。

在循环使用机制上,科学、音乐、美术等学科教材实施“1/3征订”政策,即学校按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配备课本,供多届学生重复使用。例如,《音乐》《美术》教材需保存完好并定期消毒,以延长使用周期。该政策虽降低资源消耗,但也引发对书籍卫生与完整性的争议,部分家长担忧破损书本影响学习体验。

2020江苏省一年级用的什么教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地方课程与监督协同

对于地方课程教材,《书目》明确标注“▲”符号作为识别标识(如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》),要求遵循“开课可订,不开课不订”原则。地方文化、安全教育的教材需经省级审核备案,严禁未开课却征订的***行为,确保课程与教材的实效统一。

监管体系包含多重保障:教材选用结果须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;省教育厅定期抽查地方执行情况;对违规使用境外教材、超量订购等行为进行问责。2020年南通市在报告中特别指出,曾对某县多订免费教材造成浪费的行为予以通报,体现监管的刚性。

总结与未来方向

江苏省2020年一年级教材改革通过国家统编教材全覆盖、结构化调整及精细化管理,构建了标准化与灵活性并重的教学资源体系。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教材统一促进教育公平,以科学设计适配儿童认知规律,并通过循环使用等政策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
改革中仍存挑战:低年级学科难度提升需匹配更专业的师资培训;循环教材的维护成本影响长效实施;地方课程如何避免“有书无课”等问题亟待机制优化。未来可进一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动态教材资源库,例如为薄弱校提供定制化数字教案;同时建立教材使用跟踪反馈平台,使教师、学生的实践经验成为修订的重要依据。只有持续完善教材生成与迭代机制,才能真正实现“尺寸教材,悠悠国事”的教育使命。

2020江苏省一年级用的什么教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收集而来,如有侵权,请联系QQ:793061840删除,添加请注明来意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jinwangmovie.com/pask/53e957748977c617ee9fda7693977b1a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