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 50016-{68969{68969 20 11df99}11df7f}14,2018年版)和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(GB 55037-2022)的规定,建筑物中需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主要分为甲级、乙级和丙级防火门三类,具体设置部位及要求如下:
一、甲级防火门(耐火极限≥1.50h)
1. 防火墙及防火隔墙开口
设置在防火墙上或耐火极限≥3.00h的防火隔墙上的门[[2][[3]。2. 关键通道连通处
电梯间、疏散楼梯间与汽***之间的连通门[[2][[3]。室内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、避难间的疏散门。3. 仓库区域
多层乙类仓库、地下/半地下及高层丙类仓库中,从库房通向疏散走道或疏散楼梯间的门[[3]。4. 超高层及地下建筑
建筑高度>100m的建筑中,上述部位的门均需采用甲级[[2]。埋深>10m的地下建筑或地下工程中,竖井检查门(如电气井、管道井)。 二、乙级防火门(耐火极限≥1.00h)
1. 楼梯间及前室
封闭楼梯间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[[2][[3]。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[[2]。2. 人员密集场所
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房间疏散门[[3]。从室内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疏散门。3. 其他关键部位
耐火极限≥2.00h的防火隔墙上的门。建筑高度≤100m时,前文甲级防火门部位可降级为乙级(如封闭楼梯间门)[[2]。住宅合用前室、无水平防火分隔的竖井检查门。 三、丙级防火门(耐火极限≥0.50h)
竖井检查门:普通建筑的电气竖井、管道井等检查门(当竖井在楼层处有水平防火分隔时)[[3]。⚠️ 四、特殊要求
1. 疏散出口禁止设置门槛
人员密集场所(如观众厅、公共疏散通道)的疏散门严禁设门槛,门内外1.4m范围内不得设踏步[[1]。2. 常开/常闭防火门规定
经常通行的部位(如医院走廊)宜设常开防火门,火灾时需自动关闭并反馈信号;其他位置应为常闭防火门,并标注“保持关闭”提示[[75]。3. 防烟性能
所有防火门关闭后需具备防烟性能,宿舍、旅馆客房等通向公共区域的门需额外满足烟密闭要求。4. 变形缝设置
位于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,应设置在楼层较多一侧,且开启时门扇不得跨越变形缝。 总结
甲级防火门:用于防火墙、超高层/地下关键通道、仓库高危区域。乙级防火门:用于楼梯间、前室、人员密集场所及一般防火隔墙。丙级防火门:仅用于普通竖井检查门。通用要求:疏散门无门槛、具备防烟性能,按需选择常开/常闭类型。> 以上要求依据现行强制性规范整理,实际设计需结合具体建筑类型(如住宅、厂房、公共场所)及地方消防规定执行。详细条款可参考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 55037-2022及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16-201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