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旺生活网

关于九一八事件的资料

九一八事件(又称“柳条湖事件”)是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地区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军事侵略事件,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,也是中国局部抗战的起点。

事件背景

1. 日本扩张野心

  •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推行“大陆政策”,企图通过侵略中国东北(满洲)获取资源、扩大势力范围。
  •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加剧日本国内矛盾,军国主义势力抬头,关东军主张武力侵占东北。
  • 2. 中国局势动荡

    关于九一八事件的资料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国民忙于“围剿”红军,东北军主力入关参与中原大战,东北防务空虚。
  • 日本关东军长期渗透东北,控制南满铁路(长春至大连段),并频繁挑衅。
  • 事件经过

    1. 柳条湖铁路爆破

  • 1931年9月18日夜,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,诬陷为中国军队所为(史称“柳条湖事件”)。
  • 2. 突袭沈阳及东北全境

  • 关东军以“自卫”为借口,炮轰沈阳北大营,东北军奉行国民“不抵抗政策”(争议点:张学良晚年称“不抵抗”为自主决策),迅速溃退。
  • 日军在数月内占领沈阳、长春、哈尔滨等主要城市,至1932年2月控制东北全境。
  • 关键人物

  • 日本方面:关东军高级参谋石原莞尔、板垣征四郎策划事件;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进攻。
  • 中国方面:东北军领袖张学良(时在北平);国民领导人蒋介石推行“攘外必先安内”政策。
  • 后续影响

    1. 伪满洲国建立(1932年3月)

  • 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皇帝,成立伪满洲国,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。
  • 2. 国际反应

    关于九一八事件的资料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国际联盟调查(《李顿报告》)承认日本侵略事实,但未采取实质性制裁。
  •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(1933年),进一步孤立。
  • 3.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

  •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抗日浪潮,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开始局部抗战。
  •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(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)。
  • 争议与反思

  • “不抵抗政策”责任:国民是否下令不抵抗?张学良晚年称其为“误判”,学术界仍有争论。
  • 历史意义:标志着二战亚洲战场的开端,揭示了国际绥靖政策的失败。
  • 推荐资料

  • 书籍:《抗日战争》(王树增)、《满洲事变:从柳条湖到珍珠港》(日本学者臼井胜美)
  • 纪录片:《一寸河山一寸血》《九一八真相》
  • 九一八事件是中华民族苦难与抗争的重要历史节点,至今仍警示后人铭记历史、捍卫和平

    关于九一八事件的资料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收集而来,如有侵权,请联系QQ:793061840删除,添加请注明来意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jinwangmovie.com/pask/be69ad488471630ed5f4b40e3010938f.html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