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线(通常指垂直于某条线或某个平面的直线)应该画虚线还是实线,完全取决于它的用途和上下文,没有一个绝对的规定。主要看它代表的是实际存在的结构还是辅助性质的参考线。
以下是常见的判断原则:
1. 辅助线(作图或证明用):画虚线
最常见的情况: 在几何证明题、尺规作图、空间几何解题中,为了辅助解题而添加的垂线(例如,求点到直线的距离、作高、建立坐标系等),它们本身不是图形固有的组成部分,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或计算。
目的: 清晰地将辅助线与原始图形区分开来,避免混淆。
例子:
在三角形ABC中,从顶点A向对边BC作垂线AD(高),AD通常画虚线。
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,需要作垂线PH,PH通常画虚线。
在立体几何中,为了证明线面垂直或求距离等而作的垂线,通常画虚线。
2. 实际存在的结构线:画实线
当垂线代表图形或物体中实际存在的边、棱、轮廓线或可见的交线时,应该画实线。
目的: 表示物体真实可见的边界或结构。
例子:
矩形的两条相邻边是互相垂直的,它们都是图形的实际边,必须画实线。
立方体中,相邻两个面的交线(棱)通常是互相垂直的,这些棱是实际存在的,画实线。
工程制图、建筑平面图中,表示墙体、柱子、门窗框等垂直构件的轮廓线,画实线。
在函数图像中,坐标轴(x轴和y轴互相垂直)通常画实线。
3. 特殊情况:
隐藏线: 在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中,如果垂线代表从当前视角看被遮挡的结构(例如物体背面的棱),那么它应该画虚线(或特定的隐藏线线型)。但这与“辅助线”的虚线意义不同,它代表实际存在但不可见的线。
轴线/对称线: 表示图形对称轴或旋转轴的垂线,通常用点划线(如:`-·-·-`)表示。
尺寸界线/尺寸线: 标注尺寸时引出的垂线(尺寸界线)和标注尺寸数值的线(尺寸线),有特定的线型规范(通常是细实线)。
总结关键点:
是工具还是实物? 问问自己:这条垂线是为了帮助解题/作图而人为添加的(辅助线),还是图形/物体本身固有的、可见的组成部分?
辅助线(工具): 画虚线。 这是最常见的要求,尤其是在数学几何题中。
实际结构线(实物): 画实线。
隐藏结构: 画虚线(工程制图风格)或特定隐藏线型。
轴线: 画点划线。
遵循规范: 在特定领域(如机械制图、建筑制图),必须遵循该领域的制图标准和规范(如ISO, GB, ANSI等),它们对线型有明确规定。
结论:
对于大多数数学几何学习场景(解题、证明、作图),作为辅助线使用的垂线,强烈建议画成虚线。这是清晰表达意图、避免混淆的标准做法。
在其他技术制图领域,则需根据线的实际意义(可见轮廓、隐藏轮廓、轴线、辅助线等)选择规定的线型(实线、虚线、点划线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