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吉林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,综合了课程设置、学分要求及培养特色等关键信息,依据最新修订版本整理:
一、培养目标
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基础、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,能在外交、教育、经贸、文化等领域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研究或管理工作。毕业生需掌握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,兼具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。
二、核心课程体系
1. 语言技能课程
基础课程:英语精读、泛读、听力、口语、写作、翻译(口译/笔译)高阶课程:英语演讲与辩论、交际英语、英汉对比翻译2. 专业理论课程
文学方向:英国文学史、美国文学史语言学方向:英语语言学、英语词汇学文化研究:英语国家概况、西方文化入门3. 方向性课程(选修)
商贸谈判英语、国际贸易实务、修辞学、区域国别研究4. 公选课与跨学科课程
通识教育:思想政治、历史文化、自然科学、艺术欣赏(共 12 学分)实践创新:科研训练、社会实践(4学分)职业素养:职业规划、创业教育(4学分) 三、实践教学与国际交流
实践环节:英语阅读/写作/视听/口语实践、毕业论文(共30学分)模拟APEC、外事外交礼仪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国际交流:可赴剑桥大学、罗格斯大学等合作院校交换1学期或1年,学分互认参与暑期项目(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)⏳ 四、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
| 类别 | 学分要求 | 说明 |
| 理论教学 | 172学分 | 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 |
| 实践教学 | 30学分 | 实习、毕业论文及各类实践环节 |
| 课外培养计划 | 7学分 | 学术讲座、竞赛、志愿服务等 |
| 总学分 | 20分 | 达到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|
| 学制 | 4年 | |
五、培养特色与就业前景
复合型培养:支持“英语+国际经济与贸易”双学士学位项目,获文学与经济学双学位。AI赋能教学:引入AI辅助翻译、学术写作等课程,强化技术应用能力。就业方向:国内:外事部门、高校、媒体、跨国企业(如翻译、教学、管理岗)国际:国际组织(如联合国***组织)、海外企业深造:北大、复旦、剑桥等国内外名校攻读语言学、文学或翻译硕士 六、2026版培养方案新动向
改革重点:强化“双核心课程体系”(通识+专业核心课),增加AI技术、全球治理等前沿内容。调研调整:2025年正开展专业目标优化,拟融入更多数智化与跨学科模块。如需完整文件(如课程进程表),可参考[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]或联系本科生院(邮箱:.c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