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旺生活网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名句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是唐代名臣魏徵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奏疏,文中以“居安思危”为核心,提出治国理政的十大要则(即“十思”),语言精辟,思想深邃。以下是其中最广为传诵的名句及解读:

核心名句摘录

1. 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;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”

  • 释义:树木想长高,必稳固根基;水流想长远,必疏通源头;国家想安定,君主必积累德义。
  • 哲理:治国需立足根本(民心),强调“德义”是政权稳固的基石。
  • 2. “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;载舟覆舟,所宜深慎。”

   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名句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释义:民怨不在大小,可怕的是失去民心;百姓如水,既能载舟亦能覆舟,必须深以为戒。
  • 名句来源:化用《荀子·王制》“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”,警示统治者敬畏民意。
  • 3. “十思”纲领(精简摘录)

  • 见可欲,则思知足以自戒:面对诱惑,懂得知足自警。
  • 将有作,则思知止以安人:兴土木劳民时,应适可而止。
  • 念高危,则思谦冲而自牧:居高位时,需谦逊自律。
  • 惧满溢,则思江海下百川:警惕自满,要有江海容纳百川的胸怀。
  • 乐盘游,则思三驱以为度:游乐享乐时,需有所节制。
  • 忧懈怠,则思慎始而敬终:忧虑懈怠时,牢记善始善终。
  • 虑壅蔽,则思虚心以纳下:担心被蒙蔽,就虚心纳谏。
  • 惧谗邪,则思正身以黜恶:警惕谗言,需正心修身,远离小人。
  • 恩所加,则思无因喜以谬赏:施恩时,不因私喜而滥赏。
  • 罚所及,则思无以怒而滥刑:处罚时,不因私怒而滥用刑罚。
  • 4. “总此十思,宏兹九德…文武并用,垂拱而治。”

  • 释义:践行“十思”,弘扬仁德,则能人尽其才,天下大治。
  • 理想境界:以“垂拱而治”(无为而治)为终极目标,强调德政的效力。
  • 历史影响

  • “载舟覆舟”:成为后世警示君民关系的经典隐喻。
  • “十思”:系统提出君主的自我修养准则,被誉为古代政治智慧的结晶。
  • 唐太宗评价:“以铜为镜,可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明得失。魏徵殂逝,遂亡一镜矣!”(见《旧唐书》),足见此疏的深远意义。
  • 为何成为经典?

  • 切中时弊:针对贞观中期太宗渐生骄奢之心的现实而谏。
  • 逻辑严密:从自然规律(木、水)推及治国之道,以“十思”提出具体方案。
  • 文质兼美:骈散结合,比喻精妙,说理透彻而不失文采。
  • 这些名句至今仍被引用,其“居安思危”“修身纳谏”的思想,对现代管理亦有启示意义。如需全文或进一步解析,可随时补充提问!

   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名句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收集而来,如有侵权,请联系QQ:793061840删除,添加请注明来意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jinwangmovie.com/pask/ac96b160ba0ed2b8f5cd7d27040ad63b.html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