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的意思是:
1. 坚: 坚固、坚强。
2. 韧: 柔软而结实,不易折断(像牛皮筋那样有韧性)。
3. 不拔: 不可动摇、无法改变。
4. 合起来: 形容意志坚强、毫不动摇,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、挫折或压力,都能坚持下去,绝不屈服或放弃。
核心含义:
强调意志力的顽强和持久性。
面对逆境时表现出极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。
目标明确,信念坚定,不会因外界干扰或内部动摇而改变方向。
近义词:
百折不挠
坚定不移
锲而不舍
矢志不渝
顽强不屈
不屈不挠
反义词:
半途而废
一曝十寒
见异思迁
知难而退
摇摆不定
出处:
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《晁错论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。”意思是古代成就大事业的人,不仅有超越世人的才能,也必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。
用法举例:
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,最终克服了病魔,重返赛场。
科研团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,历经十年攻关,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学习外语需要坚韧不拔的恒心,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这位登山者坚韧不拔的意志令人敬佩,他成功登顶了世界最高峰。
“坚韧不拔”高度赞扬了那种面对巨大困难和挑战时,依然能够保持坚强意志、永不放弃、坚持到底的可贵品质。它是形容一个人精神力量强大、毅力非凡的经典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