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世华佗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,但它是一个常用的典故性词语或赞美之词。
以下是详细解释:
1. 不符合成语的严格定义:
成语通常是具有特定结构(多为四字)、固定搭配、历史悠久且源于典故或古语的词汇。
“在世华佗”是现代人根据历史人物华佗的典故创造出来的组合词,结构相对松散,没有像“画龙点睛”、“守株待兔”那样被广泛收录进成语词典并被公认为成语。
2. 它是典故性词语/赞美之词:
华佗: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(东汉末年),象征着超凡、精湛的医术。
在世:指现在还活着。
“在世华佗”直接的字面意思就是“现在还活着的华佗”。它被用来高度赞扬某位当代医生医术极其高明,如同神医华佗再现人间一样。
它高度依赖人们对“华佗”这个历史人物及其代表意义的共同文化认知,具有很强的典故性。
3. 常见用法:
它常出现在口头赞誉、新闻报道、锦旗、感谢信或某些宣传语境中,用于表达对医生医术和医德的极高评价。
例如:“张医生妙手回春,救了我父亲一命,真是当代的‘在世华佗’啊!”
有时也会写作“再世华佗”,意思相同(“再世”指再次降生到世上)。
虽然“在世华佗”(或“再世华佗”)不是一个被官方认定的传统成语,但它是一个广泛使用、含义明确、基于著名历史典故的赞美性词语。当人们使用它时,目的非常明确:就是用来形容某位医生拥有像神医华佗一样出神入化的医术。在日常语言中,它起到了类似成语的比喻和赞誉作用,但其本身并不属于成语范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