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核舟记》是明代魏学洢的文言说明文名篇,文中存在一些通假字(即古人在书写时,因音同或音近而借用的字)。以下是文中主要的通假字及其分析:
1. 诎右臂支船
诎(qū)通 “屈”释义:弯曲。原句:“佛印绝类弥勒…… 诎 右臂支船,而竖其左膝。”说明:“诎”在此处表示手臂弯曲的动作,本字应为“屈”。2. 左手倚一衡木
衡(héng)通 “横”释义:横放。原句:“居右者椎髻仰面…… 衡 木为器。”说明:指横放的木头,本字是“横”。3.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
简(jiǎn)通 “拣”释义:挑选。原句:“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。”说明:此处指挑选细长的桃核进行雕刻,本字是“拣”(选择)。4. 为字共三十有四
有(yòu)通 “又”释义: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原句:“对联、题名并篆文,为字共三十有四。”说明:表示“三十又四”,即三十四个字。5. 椎髻仰面
椎(chuí)通 “椎”(本字)释义:形如椎(棒槌)的发髻。原句:“居右者 椎髻 仰面……”说明:虽非严格通假,但“椎”在此代指“形似椎状的发髻”,是名词活用。6.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
甫(fǔ)通 “父”释义:古代对男子的美称(常附于表字后)。原句:“虞山王毅叔远甫刻。”说明:“叔远”是王毅的字,“甫”即“父”,表示尊称。总结归纳:
| 通假字 | 本字 | 含义 | 例句位置 |
||-|
| 诎 | 屈 | 弯曲 | 诎右臂支船 |
| 衡 | 横 | 横放 | 倚一衡木 |
| 简 | 拣 | 挑选 |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|
| 有 | 又 | 连接整数与零数 | 为字共三十有四 |
| 椎 | (形似) | 椎状发髻 | 椎髻仰面 |
| 甫 | 父 | 男子美称(表字后)| 王毅叔远甫刻 |
注意事项:
通假字需结合上下文理解,读音一般按本字读(如“诎”读 qū,“衡”读 héng)。部分字(如“椎”)属于词义活用,严格而言不算通假,但教学中常归入此类。文言文学习中,掌握通假字对准确翻译和理解文意至关重要。建议结合课文注释加强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