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克己为公”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,一心为公家(或集体、公众)的利益着想和奉献。
我们可以拆解它的含义:
1. 克己:
“克”在这里是克制、约束、战胜的意思。
“己”指自己、个人的私欲、私利、私心。
所以“克己”指严格要求自己,约束个人的欲望、利益和行为。
2. 为公:
“为”是为了、服务于的意思。
“公”指公家、公共、集体、国家、大众的利益。
所以“为公”指为了公共利益、集体利益、国家利益而行动。
合起来,“克己为公”的核心思想就是:
牺牲小我,成就大我: 主动抑制个人的欲望、享乐或利益,将这些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服务公共事业、集体目标或国家发展中去。
以公为重,无私奉献: 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,为了集体或社会的福祉而尽心尽力,甚至做出个人牺牲。
严于律己,服务大众: 通过严格的自我要求和约束,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公共道德和集体目标的要求。
使用场景和意义:
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具有高度责任感、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人。
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集体主义、公而忘私、服务社会的价值观。
在描述公职人员、领导者、党员或任何为集体事业奋斗的人时,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品质。例如:“他一生克己为公,深受人民爱戴。”
它也作为一种道德要求,鼓励人们超越个人局限,为更广大的群体贡献力量。
近义词:
公而忘私
大公无私
舍己为公
廉洁奉公
一心为公
反义词:
假公济私
损公肥私
自私自利
***
“克己为公”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,即通过严格约束个人的私欲和利益,全心全意地为公共利益、集体事业或国家发展服务。它代表着一种以大局为重、无私奉献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