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起毛原因的判定
1. 未佩戴即起毛
若口罩未使用前就出现起毛现象,通常表明材质或生产工艺存在缺陷。一次性口罩的三层结构(外层阻水、中层过滤、内层吸湿)应以聚丙烯无纺布为主,劣质产品可能因纤维编织不紧密或材料掺杂导致易破损。
2. 佩戴后起毛
若在正常使用(如佩戴4小时以内)后逐渐起毛,可能与摩擦和材料老化有关。一次性口罩设计为单次使用,长时间佩戴会导致内层无纺布因皮肤摩擦、呼吸湿气等逐渐磨损,此时需及时更换。
二、质量与防护效果的关联
正规医用口罩需通过颗粒物过滤效率(PFE≥80%)、细菌过滤效率(BFE≥95%)等测试,并标注产品注册号(如X械注准+年份+编号),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验证。若起毛伴随过滤层破损,防护效果会大幅下降。
起毛可能伴随其他质量问题,如熔喷布缺失、异味、尺寸不贴合等。若口罩一撕即破或无法通过标准验证,则属于假冒伪劣产品。
三、使用建议
1. 及时更换:
即使未达到4小时,若发现口罩起毛、潮湿或破损,应立即更换,避免防护失效或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。
2. 正确佩戴:
确保口罩完全贴合面部,避免因漏气导致外部污染物进入。可通过调整鼻夹、检查褶皱方向(向下为外层)增强密封性。
3. 避免错误处理:
不可水洗或喷洒酒精消毒,这会破坏外层阻水性能;若需重复使用(非医用场景),可晾干存放于透气纸袋。
四、质量问题***
若购买到未使用即起毛的劣质口罩,可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***》采取以下措施:
起毛本身不一定是质量问题,但需结合口罩来源、使用时间和其他质量指标综合判断。选择正规渠道购买、关注执行标准(如GB/T 32610- 20 16日常防护标准),并遵循正确使用方式,才能有效保障防护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