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将军:最高军事统帅(战国始设)
2.上将军:出征时临时委任的最高指挥官
3.车骑将军:掌管战车部队
柱国:楚国最高武官(后为勋爵)
二、秦汉时期1.大将军:武帝后常设,位在三公之上(如卫青)
2.骠骑将军:仅次于大将军(如霍去病)
3.车骑将军:掌管京城卫戍
卫将军:统领禁军
5.前/后/左/右将军:四方将军体系
6.护军都尉:监督诸将
三、魏晋南北朝1.都督诸州军事:地方最高军事长官
中军将军:中央禁军统帅
3.四征将军(征东、征西等)
4.四镇将军(镇东、镇西等)
5.四安将军(安东、安西等)
6.四平将军(平东、平西等)
四、隋唐时期1.十二卫大将军(隋制)
2.左右卫大将军(唐禁军统帅)
3.节度使:唐中后期地方军政长官
4.行军总管:出征时临时统帅
5.折冲都尉:府兵制基层指挥官
五、宋元时期1.枢密使:最高军事长官(文官担任)
2.殿前都点检:禁军最高统帅(宋初)
3.都统制:南宋战区统帅
4.万户/千户:元朝军事建制单位
5.达鲁花赤:蒙古监军官职
六、明清时期1.五军都督府都督(明)
2.总兵/副总兵(明边镇统帅)
3.提督:清朝省区最高武官
4.都统:八旗驻防长官
5.将军:清朝驻防旗兵长官(如杭州将军)
补充说明1.杂号将军:根据任务临时设置(如伏波将军、楼船将军)
2.加衔制度:明清常以"镇守/征虏/平蛮"等前缀区别职权
3. 武散官体系:如"龙虎将军"(明)、"建威将军"(清)等荣誉衔各个朝代的军事体系存在显著差异,同一官职在不同时期职权可能截然不同。建议结合具体历史阶段研究更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