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旺生活网

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

1. 全球概况

全球约 40 %的土地已退化,每年新增退化面积达1亿公顷,荒漠化威胁着近50%人口的生存环境。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25.32亿亩,占国土面积的17.58%,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7.09亿亩,仍有3.33亿亩未治理的“硬骨头”,主要分布在“三北”地区。

2. 中国治理成效与挑战

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通过持续治理,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,53%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控制,实现了全球首个土地退化“零增长”和荒漠化“双缩减”。但部分区域仍面临沙化土地分布广、防护林老化、水土流失等问题,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需完成285公里防风固沙“锁边”工程。

3. 典型案例区域

  • 陕西:涉及9市68县,荒漠化土地从1999年的4670万亩减少至3975万亩,计划2025年实现流动沙地固定、荒漠化面积“双缩减”。
  • 新疆: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通过“三北”工程形成2761公里防护带,剩余285公里缺口计划通过光伏治沙等技术填补。
  • 二、土地沙漠化治理对策

    1. 生态工程与系统治理

  • 重点工程推进:实施“三北”防护林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,科学配置林草植被。例如,陕西部署14项行动,包括锁边林草带改造、矿山生态修复等。
  • 分区治理策略:划分毛乌素沙地、黄土高原等攻坚区,差异化推进固沙、水土保持。
  • 2.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

    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节水技术:推广滴灌技术节约70%用水;利用微咸水、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。
  • 机械化治沙:应用无人机飞播、压沙机械等,如甘肃金塔县无人机喷洒固沙材料。
  • 监测体系:依托26个荒漠生态观测站和遥感技术,开展土地退化动态评估。
  • 3. 政策机制与经济激励

  • 法治保障:修订《防沙治沙法》,建立林长制考核,落实生态补偿。
  • 产业融合:发展沙漠旅游、光伏治沙等产业,如内蒙古阿拉善盟打造林沙产业基地,带动牧民增收。
  • 4. 国际合作与经验共享

  • 牵头履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,推广“光伏长城”“库布其模式”等经验,获联合国“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”。
  • 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治沙合作,建立中蒙、中阿荒漠化防治中心。
  • 5. 公众参与与文化传承

  • 弘扬“三北精神”,培育全民治沙意识,如甘肃八步场三代人治沙造林超30万亩。
  • 推广社区参与模式,引导农牧民加入生态修复项目。
  • 三、未来治理方向

    1. 攻坚剩余沙地:聚焦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(黄河“几字弯”、科尔沁沙地等),计划2030年实现重度沙化土地基本治理。

    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2. 跨区域联防联治:打破行政壁垒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。

    3. 强化国际协同:推动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,输出中国技术与管理模式。

    数据来源:国务院报告、陕西省林业局、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等。

    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收集而来,如有侵权,请联系QQ:793061840删除,添加请注明来意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jinwangmovie.com/pask/c1f8533ca4295ba88aea3f7bd4d334f4.html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