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三国演义》的描写以及历史事实,刘备建立蜀国(正式国号为“汉”,史称“蜀汉”)是在公元221年。
以下是详细说明:
1. 时间点:
公元221年(魏文帝黄初二年,蜀汉章武元年)
具体日期: 农历四月丙午日(公历5月15日左右)。
2. 背景和过程:
曹丕篡汉: 公元220年,曹操去世后,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,登基称帝,建立魏国,正式结束了东汉王朝。
刘备称帝: 消息传到成都后,群臣认为汉献帝已遇害(实际是被废为山阳公),且刘备作为汉室宗亲(中山靖王之后),理应继承汉室正统。于是在群臣多次劝进下,刘备于公元221年四月在成都南郊的武担山登基称帝。
国号: 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是“汉”,以表明他是汉朝正统的延续。
年号: 他定年号为章武,所以这一年是章武元年。
3. 地点:
登基和建国地点在成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)。
4. 为何常被称为“蜀”或“蜀汉”?
刘备政权控制的核心区域是古代的“蜀地”(四川盆地),都城在成都。
为了与之前的西汉、东汉相区分,后世史学家(如陈寿《三国志》)常称其为“蜀”或“蜀汉”。这个称呼更侧重于地理标识,而非其正式国号。
《三国演义》作为小说,也沿用了“蜀”这个称呼来指代刘备的政权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的叙述中(与历史事实一致),刘备于公元221年农历四月在成都称帝,建立汉朝(史称蜀汉),年号章武。
回答你的问题:刘备建立蜀国(蜀汉)是在公元221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