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德一心”是成语,但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,不如“同心同德”常见。
它的含义和“同心同德”完全相同,都表示:
大家一条心,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。
思想统一,信念一致。
证据和说明:
1. 出处: 它源于古代典籍。
“一德”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咸有一德》:“惟尹躬暨汤,咸有一德。”(这里“一德”指纯一的品德)
“一心”出自《尚书·周书·泰誓上》:“予有臣三千,惟一心。”(这里“一心”指万众一心)
将“一德”和“一心”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固定词组(成语),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一德一心,誓死无贰。”
更早的《尚书·秦誓》中“乃一德一心”的说法,虽常被引用,但现代学者多认为《秦誓》是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,非真正上古文献。但《梁书》的记载是可靠的。
2. 收录: 权威的汉语工具书收录了它:
《汉语大词典》 明确将“一德一心”列为词条,释义为:“谓大家一条心。”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 也收录了“一德一心”,释义为“同心同德”。
3. 用法: 虽然不如“同心同德”用得广泛,但在书面语或强调古典意味时,仍然可以使用。例如:
我们公司上下要一德一心,共克时艰。
全国人民一德一心,共同建设美好家园。
“一德一心”是一个有明确典籍出处、被权威词典收录、含义清晰的四字成语,意思是同心同德、万众一心。它符合成语的结构固定性、意义整体性和历史渊源这三个核心特征。
当你在古籍或现代文章中看到“一德一心”时,可以放心地把它当作一个成语来理解和使用。不过在日常表达中,“同心同德”更为常用和口语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