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两个Wi-Fi路由器“并联”(即设置在同一局域网中协同工作)是扩展家庭网络覆盖、消除信号死角的常用方案。以下是基于技术原理和实操经验的详细指南:
一、核心目标与方案选择
路由器并联的核心是让多个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协同工作,实现同一SSID(Wi-Fi名称)的无缝漫游或有线扩展覆盖。根据连接方式,分为三类方案:
| 方案类型 | 连接方式 | 特点 | 适用场景 |
|--|--|--|-|
| 有线级联 | 主路由LAN→副路由WAN | 副路由独立子网,需不同网段;设备跨路由无法互访 | 隔离设备(如访客网络) |
| 有线交换模式 | 主路由LAN→副路由LAN | 副路由关闭DHCP,同一网段;全设备互通,延迟低 | 主流方案,稳定性优先 |
| 无线桥接 | 主副路由无线连接 | 无需布线,但带宽减半;依赖信号强度 | 无法布线的区域 |
️ 二、具体操作步骤(以有线交换模式为例)
此方案能实现同一网段、无缝漫游,推荐作为首选:
1. 主路由器设置
2. 副路由器配置
3. 物理连接
用网线将主路由的LAN口与副路由的LAN口相连(非WAN口)。
4. 验证效果
设备连接Wi-Fi后,应在主副路由覆盖区域自动切换,且所有设备IP均由主路由分配(如`192.168.1.x`),可互相访问。
三、无线桥接方案(WDS)
适用于无法布线的场景,但带宽和稳定性受限:
1. 主路由设置
固定无线信道(如2.4G信道6),记录SSID、加密方式和密码。
2. 副路由设置
3. 部署位置
副路由需放在主路由信号覆盖较好的位置(信号强度>60%)。
> ⚠️ 注意:无线桥接会占用带宽传输回程数据,实际可用带宽可能减半。
⚙️ 四、优化与避坑指南
1. IP规划
主副路由IP需在同一网段(如`192.168.1.x`),且副路由IP需在DHCP池外(如主路由DHCP为`100-200`,副路由IP可设`192.168.1.2`)。
2. 信道错开
相邻路由器使用不重叠信道(2.4G频段:1、6、11;5G频段:36、40、44等)。
3. Mesh替代方案
若设备支持(如TP-Link易展、华为HiLink),直接启用Mesh组网,无需复杂配置即可实现无缝漫游。
4. 性能瓶颈
百兆路由仅适合做扩展节点,千兆路由建议作为主节点。
总结建议
> 操作中若遇IP冲突或无法上网,可复位副路由重新配置,重点检查DHCP关闭与LAN口IP设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