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可回收物:
定义: 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。
主要包含:
纸类(报纸、书本、纸箱、包装纸盒等)
塑料(饮料瓶、洗发水瓶、塑料玩具、塑料容器等)
玻璃(酒瓶、玻璃杯、玻璃容器等)
金属(易拉罐、金属餐具、金属容器等)
织物(旧衣服、床单、窗帘、包包等)
电子产品(小家电等
投放要求: 清洁干燥,避免污染;纸类应平整;立体包装物(如瓶罐盒)应清空内容物,尽量压扁;玻璃等易碎品应包好。
2. 有害垃圾:
定义: 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。
主要包含:
废电池(充电电池、纽扣电池等
废荧光灯管(节能灯管等)
废温度计、废血压计
废药品及其包装物
废油漆、溶剂及其包装物
废杀虫剂、消毒剂及其包装物
废胶片、废相纸
投放要求: 投放至专用收集容器;易破损的应包裹后投放;压力罐装容器(如杀虫剂罐)应排空内容物后投放。
3. 厨余垃圾(湿垃圾):
定义: 指易腐烂的、含有机质的生活废弃物。在部分地区(如上海)也称为“湿垃圾”。
主要包含:
家庭厨房产生的食物残余(菜叶、果皮、剩饭剩菜、鱼骨、蛋壳等)
过期食品
花草绿植(落叶、残枝等)
中药药渣
茶渣、咖啡渣
投放要求: 沥干水分;去除包装物(如塑料袋、包装盒)后投放;纯流质的食物垃圾(如牛奶)应直接倒入下水道。
4. 其他垃圾(干垃圾):
定义: 指除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以外的生活废弃物。在部分地区(如上海)也称为“干垃圾”。
主要包含:
受污染无法再生的纸张(卫生纸、餐巾纸、湿巾纸、纸尿裤等)
受污染无法再生的塑料制品(一次性餐具、保鲜膜、塑料袋等)
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
大骨头(如猪腿骨)、贝壳类硬质垃圾
烟头、尘土
陶瓷碎片
投放要求: 沥干水分后投放。
重要提示:
名称差异: “厨余垃圾”和“湿垃圾”指的是同一类垃圾;“其他垃圾”和“干垃圾”指的是同一类垃圾。具体名称使用取决于你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官方规定。
地方细则: 不同城市或小区在执行时可能会有更具体的细分规定(例如,有些地方要求把玻璃单独分出),请务必留意你所在地的官方指引或小区物业的通知。
投放前处理: 投放前对垃圾进行简单的清洁和分类处理(如冲洗、沥干、拆解包装)非常重要,这有助于提高后端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回收率。
分类意义: 正确的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关键一步,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,节约资源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
请根据你所在地的具体要求进行准确分类投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