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行政归属与建置沿革
三国初期,今广东地区属交州管辖,涵盖今广东、广西及越南北部。交州州治最初位于广信(今广西梧州),后于公元 21 7年迁至番禺(今广州)。
东吴为加强管理,于公元264年将交州北部四郡(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高凉)划出,单独设立广州,州治仍驻番禺(今广州)。此举标志“广州”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,并延续至今。
️ 2. 政权控制过程
️ 3. 地理范围与战略地位
三国时的广州涵盖今广东大部,包括番禺(州治)、南海郡产盐区及海南岛。荆州始兴郡(粤北)也曾短暂属蜀汉,后归东吴。
⏳ 4. 后续演变
东吴灭亡(280年)后,广州随交州并入西晋,属广州刺史部。
“广东”得名自广信以东,而“广州”源自东吴分置交广二州,为宋代“广南东路”(广东名称起源)奠定基础。
结论
三国时期,广州地区从交州分离后,长期属东吴管辖,是孙权经略岭南的核心区域。其建置(广州)和治所(番禺)的设立,深刻影响了后世广东的行政区划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