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略中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,是衡量贫困人口是否实现脱贫的基本标准。具体指:
1. 两不愁:
不愁吃: 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充足、安全、营养的食物,满足基本的能量和营养需求。不仅仅是指“吃饱”,也包含一定的食物多样性和质量。
不愁穿: 贫困人口能够获得足够的衣物,满足四季基本保暖、遮体和卫生需求。
2. 三保障:
义务教育有保障: 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,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。这包括解决“上学难”问题,如提供资助、改善学校条件、保障寄宿等。
基本医疗有保障: 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服务。
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(包括大病保险)并得到财政补贴,个人缴费有困难的可获得资助。
常见病、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。
得了大病、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,能看得起病,不会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。
住房安全有保障: 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的住房居住。
对于现居住房屋经鉴定属于C级或D级危房的(即局部危险或整栋危险),通过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,实现住房安全。
住房结构安全,基本功能齐全(如遮风避雨、有安全饮用水、生活用电等),满足基本居住需求。饮水安全也通常被视为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总结来说:
“两不愁”聚焦于解决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(吃和穿),“三保障”则聚焦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(教育、健康)和基本生存条件(安全住房)。这五项要求是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工作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。
背景与意义:
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是在中国大规模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目标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。经过持续努力,中国在 20 20 年底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“两不愁三保障”。目前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完善,确保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成果稳固长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