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食品级PP的判定标准
1. 符合国家标准
食品级PP需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 4806.7(如 20 23版新增了重金属迁移限值检测),包括感官测试、总迁移量、高锰酸钾消耗量、重金属迁移量等关键指标。例如,通用级PP需通过GB 4806.7-2016的检测,生产过程中禁止添加再生料,并要求标注QS或食品接触材料认证。
2. 分类与耐温性分级
二、安全使用注意事项
1. 温度限制
不同等级的PP耐温性差异显著。例如,通用级PP在超过80℃时可能释放有害物质,而高耐热级PP可承受短时高温(如微波加热),但需避免长时间加热(如超过2小时)。
2. 避免接触特定物质
3. 标识与认证
合格产品应标注“食品接触用”字样或调羹筷子标志,并标明材质、生产商、使用条件等信息。购买时需检查是否有GB 4806.7认证或FDA、EU等国际标准。
三、潜在风险与规避措施
1. 老化问题
PP制品长期使用后可能老化,产生微塑料或析出添加剂。建议透明无色原生料制品优先选择,并定期更换(如运动水壶建议每3年更换)。
2. 不当加工的影响
劣质PP可能使用再生料或违规添加剂,重金属(如铬、钒)迁移量超标。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避免低价劣质产品。
四、与其他材料的对比
PP在耐热性(优于PET)、化学稳定性(耐酸碱)和可微波性方面表现突出,但透明度较低。若需高温烹饪(如蒸煮或烤箱),建议选择玻璃或陶瓷器皿。
合格的食品级PP塑料在正确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,但需注意以下几点:
定期更换老化制品,优先选择原生料生产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