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前八十回:曹雪芹创作
最主要的证据来自《红楼梦》早期抄本(脂砚斋评本)的批语和正文本身。在甲戌本第一回中明确写道:“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,增删五次,纂成目录,分出章回”。
脂砚斋、畸笏叟等批书人(被认为是曹雪芹的亲友)在批语中多次提到作者是“雪芹”,并透露了曹雪芹的创作过程、家世背景以及书中情节与其家族经历的关联。
清代文献记载,如富察明义的《绿烟琐窗集》、永忠的《延芬室稿》等,都明确提到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是曹雪芹。
现代学者(如胡适、俞平伯、周汝昌等)通过考证曹雪芹的家世(江宁织造曹寅之孙)与书中描写的贾府盛衰的高度相似性,进一步确证了曹雪芹的著作权。
2. 后四十回:无名氏续作,程伟元、高鹗整理刊印
目前流传的120回本《红楼梦》,其后四十回的作者并非曹雪芹。曹雪芹生前只完成了前八十回(有证据表明可能完成了更多,但已散佚),并留下了部分后文情节的线索(见于脂批)。
后四十回的作者至今仍是谜。清代书商程伟元在程甲本(1791年首次活字印刷)的序言中说,他收集到了作者的原稿残卷(后四十回),并邀请友人高鹗“细加厘剔,截长补短”,整理修补后刊行。
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认为高鹗是后四十回的作者或主要改写者。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,高鹗的贡献主要是参与编辑、修订和整理工作,后四十回的作者更可能是一位或多位无名氏。现在学术界更倾向于称其为“无名氏续,程伟元、高鹗整理”。
后四十回的思想境界、艺术水准、人物结局与脂批透露的曹雪芹原意存在显著差异,这也是判断其非曹雪芹所作的重要依据。
总结关键点:
核心作者:曹雪芹是《红楼梦》(前八十回)无可争议的作者。
创作基础:他以其家族(江宁织造曹家)由盛转衰的经历为重要素材,结合个人才华与对世情的深刻洞察,创作了这部巨著。
未完成:曹雪芹生前未能完成全书,现存后四十回是他人续写。
续作者:后四十回的作者不详,通常表述为“无名氏续作”,由程伟元、高鹗搜集、整理并刊刻,使之成为流传至今的120回本。
为什么会有争议?
时代原因:清代小说地位不高,作者常不署名或署化名。
史料缺失:关于曹雪芹本人的直接史料非常稀少。
文本复杂性:早期抄本众多,批语信息庞杂,需要仔细甄别。
续书问题:后四十回作者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。
“集体创作”说?
有观点认为《红楼梦》是集体创作,但这并非主流。主要依据是书中提到“披阅十载,增删五次”,以及批书人(如脂砚斋)可能提供了意见。但这更应理解为作者在亲友圈内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,核心创作者仍是曹雪芹一人。明清小说评点本中批者参与讨论甚至建议修改是常见现象,但著作权仍属原作者。
关于曹雪芹画像?
目前流传的所谓“曹雪芹画像”真伪存在很大争议,尚无确凿证据证明其真实性。
结论:
根据最可靠的历史文献(脂批、早期抄本、清代文人记载)和现代学术考证,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。后四十回是无名氏续作,由程伟元、高鹗整理刊行。曹雪芹作为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主要创作者,其地位是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