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贸易术语(Incoterms)由国际商会(ICC)制定,旨在统一全球贸易中的责任划分规则。自1936年首次发布以来,每隔约十年修订一次,以适配贸易实践和技术变革。以下是主要版本及其关键更新:
1. Incoterms 1936
首次标准化:涵盖6个基本术语,如FAS(船边交货)、FOB(船上交货)、C&F(成本加运费)、CIF(成本保险费加运费)等,聚焦海运贸易。背景:基于对 30 多个国家贸易习惯的调研,解决术语解释差异问题。 2. Incoterms 1953
新增陆运术语:引入FOR(铁路交货)、FOT(卡车交货)、DCP(运费付至),适应铁路运输发展。结构调整:首次区分海运与非海运运输方式。✈️ 3. Incoterms 1974
纳入航空运输:新增FOB Airport(机场交货),明确空运责任划分。响应技术发展:航空货运普及推动规则更新。 4. Incoterms 1980
集装箱运输革新:增加FRC(货交承运人,指定地点),规范集装箱堆场交接流程。电子单据支持:初步认可电子通信技术应用。 5. Incoterms 1990
术语精简与电子化:合并FOR/FOT/FOB Airport为FCA(货交承运人)。明确电子单据(如EDI)的法律效力,推动无纸化贸易。 6. Incoterms 2000
清关责任优化:修订FAS(出口清关改由***方负责)、DEQ(进口清关改由买方负责)。增强适用性:适应全球海关程序标准化趋势。 7. Incoterms 2010
重大结构调整:删除DAF/DES/DEQ/DDU,新增DAT(运输终端交货)和DAP(目的地交货)。引入链式销售(String Sales)责任,强化信息共享义务。按运输方式分组:全能型(11术语) vs. 水运专用(FAS/FOB/CFR/CIF)。 8. Incoterms 2020
关键更新:FCA提单机制:允许***方要求“已装船”提单,便利信用证结算。保险分级:CIP术语强制要求ICC(A)级保险(原CIF仍适用ICC(C))。自有运输合规化:明确FCA/DAP/DPU/DDP可使用买***方自有工具运输。DAT更名DPU(卸货地交货),强调目的地灵活性。 9. Incoterms 2025(即将生效)
预期变革(2025年1月1日实施):数字化整合:支持区块链电子单据、数字清关流程。可持续条款:新增环保责任指引,如碳足迹计算要求。电商适配:优化FCA/DPU等术语,适配代发货(Dropshipping)等新业态。网络安全:明确数据保护与电子交易风险分担。中国配套标准:同步实施《国际贸易术语运输条款运用指南》(GB/T 44478-2024)。 总结
国际贸易术语的迭代始终围绕降低交易成本、明确责任边界及适配技术变革展开。当前适用版本为Incoterms 2020,而2025版将聚焦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,进一步重塑全球贸易规则。建议企业关注新版术语的保险分级、电商条款及清关数字化要求,提前调整合同模板。